更多
 
好消息!取消流量漫游费,提高个税起征点……政府工作报告送出20个大红包!
 
顺德人必看!点解外嫁女返外家要带鸡腿?“凤城讲古”话你知!
 
这张婚前婚后对比图扎心了!曾经帅若吴亦凡,如今丑成猪八戒……
 
早上起床为什么总是口臭?教你5个除口臭的实用方法
 
绝地反击!全国反压岁钱地图出炉,广东再次排第一!
 
@顺德爸妈,一岁宝宝吃了一碗家里常做的菜,胃都被撑破了!
 
顺德新闻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今日开幕
郭文海到大良新桂社区“下访”
牢记使命担当 认真履职尽责
主流媒体聚焦佛山“行通济”
创意设计催生花卉新业态
气氛喜庆 村民开心
工业设计走进百姓生活
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
2018MWC5G时代即将来临
春节电影票房 看质量时代新需求
 
社会新闻  
顺德民校“脱公”将不再使用公办品牌
春节假期后 佛企用这些“大招”留人
多所民办初中公布2018招生工作方案
节后种牙老人暴增 种牙公益援助受热捧
春运期间 顺德交警投入5000多警力
 
《顺德新闻网》手机版 《珠江商报》电子报
单车轮上的别样风光
来源:顺德新闻网-珠江商报  2017-09-10 09:54:46

  【核心提示】徒步、骑行、背包、滇藏线、驴友……关于旅行的种种术语,我们并不陌生,甚至认为很多人喜欢选择了同样的方式去体验生活。然而,所见的风光或许相同,但沿途的感受各有所异。本期潮流与大家分享一位90后骑行滇藏线后继续往新疆的故事。或许,在城市里生活得“不耐烦”了,他要到世界的另一端寻找那种向往已久的纯净生活。

  刚毕业1年,工作的最后一个月,随手翻起日历,随手划了一个日期——6月28日,就这一天开始骑行远方。没有很多的准备,也没有“伟大”的计划,对于黎泽泉,这位23岁的小伙子来说,说走就走,在车轮上寻找别样人生。骑行50多天,从大理到拉萨,再从拉萨到新疆,沿途痛并快乐着。他说这次远行,遇见了一直寻觅的“纯净”,也认识了不一样的自己。

  触动:看见40岁的人活成20岁

  朝九晚五、安逸生活,对于黎泽泉来说,似乎是无聊的生活,他一直认为,有趣的生活应该坚持做些什么,所以进入大学军训开始,他选择了坚持跑步。“第一次在军训期间,晚上在操场跑了3公里,已经很累了。”他回忆说:“后来一直坚持跑,很快就能跑上8公里、10公里,大一就可以跑半马了。”

  去年,他参加深圳100公里徒步,认识了一位40多岁的深圳朋友。“她同样参加100公里徒步,徒步过程中,她的闺蜜一直骑单车陪同。”黎泽泉说:“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位闺蜜是一位喜欢骑车旅行的,她跟我分享了骑车去四川,去西藏的经历。虽然对方年龄已经40多岁,但我在谈话中看到一颗20多岁的心。当时我很触动,也希望自己趁年轻多走点地方,多见识点。”

  于是,一个骑车远行的梦想悄悄“埋藏”在黎泽泉的内心。

  出发:沿途出现意想不到的艰辛

  毕业工作将近一年时,今年6月,黎泽泉随手拿起日历,随手划起28号,就把这一天定为要出发的日期了。他在骑行的Q群发出信息,希望寻找同一日从大理出发,同样前往拉萨的队友。“很多日都没有人回应,我以为没有人去的,还打算一个人也出发。”他说:“后来有人回应,我迅速和其余五位同线路同日出发的队友联系上。他们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教师、一个是作家,两个是学生,我此前的工作做的活动策划,大家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职业,就这样走在一起,相约骑行。”

  出发前,黎泽泉购买了装备,简单了解了骑行常识。然而,出发第一天,就把他累坏了。“第一天骑了大约170公里,一天下来的感觉是太累了,累得无法形容,要是跳下山崖肯定比这累舒服得多,但我不想放弃。”他说:“以前在广东骑,都是平路,从顺德骑到珠海,基本不需要变速。但在云南地形不同,都要走山路,特别上坡,不懂得换挡,将更耗费体力。这一天,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翻山越岭。身上出汗,身体很热,但风吹过来却是刺骨,特别难受。”

  出发第五日,黎泽泉的脚后跟肿胀了,不得不停下来歇一歇。“当时我们六个人,有三人走在前面,其中一个是我,还有三人在后面,于是我停在那里等后面来的人。”他说:“半日后,他们赶到了,我们继续出发。一位队友在我后面观察我骑车的姿势,发现我变速用错了,经过一轮指导后,我改变了骑车习惯,就舒服多了。

  发现:生活之美藏在淳朴交往中

  旅途中风光无限,但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没有早餐吃导致骑行困难,又如晚上找不到投宿的地方,等等。然而,困难时总有人伸出援手,让人感到温暖。

  “有一次,要翻越一座海拔4800米的山,前一晚在半山腰露营,第二天早上起来吃的早餐很快就消耗掉了,因为海拔太高了。”黎泽泉回忆说:“当时还未到山顶,已经体力透支了,要知道在高原地区这样骑行是非常辛苦的。但途中我们遇到了几个卖饰物的当地居民,他们知道我们没有吃早餐后,热情地招呼我们喝甜茶,还免费向我们提供食物,临走时还塞了一些当地的奶渣让我们路上吃,当时非常感动。其实他们生活也不容易,平日就靠卖点小饰物帮补家计,孩子十多岁就自己骑自行车,从几乎5000米的海拔骑摩托车到山脚上学,放学又自己骑车回到山顶,沿途风霜不少,但他们并不轻易抱怨。”

  “旅途中,遇上太多淳朴的人,感受太多淳朴的关怀。”黎泽泉说:“在城市呆久了,的确想到淳朴的地方感受淳朴的生活,旅途中的50多天,我真切感受到。而且,我的确在旅途中寻找到心灵的那片宁静,更透彻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有趣经历

  经历1:千奇百怪的投宿地点

  黎泽泉说,曾经投宿一间骑行客栈,真有回到家的感觉,客栈老板以家人相称,入住后一起分享骑行经历,临走时客栈的老爷爷还叮嘱到哪里要注意什么,非常暖心。这大概是骑行路上住过最舒服的地方,但其他的住宿并不都如此舒服。

  “记得当时从无人区出来,起大风了,平路骑行的感觉有如爬坡,刺骨的风吹得头痛。”他回忆说:“晚上八九点,我们看见几个帐篷,那是修路队的,里面有几位后勤人员。他们不懂汉语,我们手舞足蹈地示意想留宿,后来进来一个稍微懂汉语的后勤人员,知道我们来意后,热情地表示可以留宿,还给了我们另外一个帐篷,还可以在那里做饭。”

  最难忘的一次住宿,莫过于住羊圈。黎泽泉说:“我们从一条村子出来,看到前面一坨巨大的乌云,还带有雷电,心想今天就算了吧。但看看表,才傍晚6点,天还亮得很,还是想多骑一会。然而,不一会儿,下起大雨,还下起冰雹。我们赶紧到村里面找住宿地方,这是一条牧民村,村民家里都很小,找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下落。最终一户人家收留我们了,但住的是羊圈。其实是羊圈后面的仓库,仓库里堆了很多牛粪,据说是做燃料的。那天晚上,我们就闻着牛粪味入睡的。还别说,这羊圈比我们住的丢荒了的破房子还温暖。”

  经历2:难忘那些孩子的眼神与呼喊

  “旅途中,每当看到当地的孩子,就感到特别纯真,他们的眼睛特别清澈。”黎泽泉说:“沿途经过的村庄,有孩子的地方,孩子们都在那里看着我们,甚至很兴奋地叫喊起来。可能我们的衣着在他们眼里是奇装异服,或许他们因为陌生人的途经而感到兴奋吧。我在想,骑行者经过村庄这些情景,或许就构成这些孩子童年的一部分。我们在城市里的童年都在说各种电子产品、卡通片、游戏、美食、旅游等,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的童年或许更纯粹。”

  专题策划/采写:珠江商报记者王艳美 专题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声明:未经珠江商报社授权或同意,不得转载本报新闻,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顺德新闻网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41222号-1 网站公安备案编号:4406063012246 办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