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条例》实施五周年
今年是《存款保险条例》实施五周年。存款保险以立法的形式,为存款人的存款安全提供明确的法律保障。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金融安全网,可以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据悉,存款保险又称存款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设立专门的存款保险基金,明确当个别金融机构经营出现问题时,依照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保障存款人权益。
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存款保险覆盖所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被保险存款包括投保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和外币存款。
存款保险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值得一提的是,存款人不需要变纳保费,存款保险作为国家金融安全网的一部分,其资金来源主要是金融机构按规定交纳的保费。
为了保障偿付的及时性,充分保护存款人的权益,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在上述情形发生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足额偿付存款。 (珠江商报记者卢优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