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房。/医院供图
文/珠江商报记者吴小镛
“老宁,来了?最近都还好吧?”
“来了,最近我当爷爷了,所以这次晚来了十几天才来复查,没问题吧?”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肿瘤一科主任朱桥华的诊室迎来了一位老朋友老宁。老宁来自广西,虽然路程比较远,但他还是按照朱主任的叮嘱,每半年左右就到院复查一次,10年来一直都是这么坚持的。
“想想当年,我以为得了肝癌就活不久了,心里头那个忧愁到现在都无法忘记,多亏了朱主任给我做了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字里行间透露出老宁内心的感激。
原来,在2013年初,当时在顺德工作的老宁,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体检时发现肝内有一个长约2厘米的肿物,加上他一直有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史,在医生的建议下,接受了进一步的CT检查,CT检查证实老宁肝内肿物是原发性肝癌。
随后,该院肿瘤一科主任朱桥华给老宁进行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序贯接受经皮肝肿物微波消融术。后续复查显示,老宁的肝内肿物被杀灭。
虽然肝内病灶得到良好的控制,但这些年来,老宁也一直牢记医生的叮嘱,坚持每半年左右复查一次。
“经常有家属问我,平常都没有什么不舒服,怎么一发现就是肝癌晚期呢?”对此,朱桥华说,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什么人容易得肝癌?如何能够做到早期发现?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世界新出现的肝癌患者超过90万,因为肝癌死亡的人数高达83万。在我国,2020年新出现的肝癌患者超过41万,因为肝癌死亡的人数接近40万。
“换而言之,我国肝癌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将近占了全球患者一半,更重要的是,每100个肝癌患者中,约仅有12个人生存期超过5年,因为有超过7成患者在确诊肝癌时就已经是晚期了。”朱桥华表示。
有什么方法可以及早发现肝癌呢?“答案是有。”朱桥华介绍,得了乙型或丙型肝炎、长期过度饮酒、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群体,以及有以上三个原因所导致的肝硬化患者,这些人群得肝癌的可能性会很大,特别是过了40岁的男性,患上肝癌的风险也会增大。
那什么是肝癌家族史呢?“简单理解,就是家族中曾有人得过肝癌,以及长期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发霉的食物)的人,得肝癌的可能性更大。”朱桥华说。
对于肝癌高危人群,朱桥华建议肝癌高危人群定期开展“肝脏彩超检查”和“甲胎蛋白抽血化验”。“这两项都需要做,且每6个月做一次。只有提早发现肝癌,治疗的机会才会更多,治好的可能性就更大。”朱桥华说。
知识链接:
哪些人群是
肝癌的高危人群?
具有下面几种情况的人属于肝癌高危人群:
1.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
2.乙型或丙型肝炎;
3.长期过度饮酒;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5.年龄≥40岁,男性。
6.肝癌家族史(家庭成员中有得肝癌的);
7.长期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发霉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