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珠江商报”公众号
更多
2023 02/21 10:20:53 珠江商报A4

根治电话推销扰民 需要凝聚共治力量

字体
字体大小:

汪昌莲

  近年来,推销电话扰民问题已成为公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之一。不分时间场合的骚扰电话让人不胜其扰,面对骚扰电话,人们在无奈愤怒的同时,往往束手无策或置之不理,殊不知这样更使得营销公司“有恃无恐”。骚扰电话不仅污染了通信环境,而且使许多用户因上当受骗而利益受损。特别是,随着企业短信业务量的增多,骚扰短信更是体量大增,让用户不堪其扰。数据显示,仅2022年第四季度,12321受理中心当季受理关于骚扰电话的投诉6.3万件,受理关于垃圾短信的投诉共计4.3万件。

  事实上,结合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的相关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在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情况下,仍拨打推销电话或发送商业信息,即构成骚扰电话。骚扰电话主要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民法典中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然而,从执行情况来看,显然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通信运营商,受利益驱动,已经沦为骚扰电话和短信“经销商”,让规定和禁令形同虚设。可见,杜绝骚扰电话和短信,应成为运营商一项法定义务,以此遏制运营商的利益冲动,切断蛰伏在骚扰电话和短信之上的利益链。

  可见,通过立法与多种技术手段、配套措施多管齐下,根治骚扰电话和短信,并非不可为之事。民法典中列举了明确禁止实施的一些侵权行为,比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信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既然骚扰电话、骚扰短信也算侵犯隐私权,民法典明确禁止这些侵权行为,监管部门就应该合力围堵。换言之,若要彻底根治骚扰电话和短信,需要多方共同发力,监管部门、电信运营商和用户,一个都不能少。

  当然,处罚仅是一种手段,关键需要配套措施跟进。如进一步完善“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制度”,建立“骚扰电话和短信信息源黑名单库”,对群发短信进行审核;对连续发10条以上骚扰短信的手机予以停机、销号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让骚扰电话和短信发布者无利可图,无处遁形,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