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珠江商报”公众号
更多
2022 06/17 11:16:23 珠江时报

打造大湾区现代农业“硅谷”!南海政协智库专家建议这样做

字体
字体大小: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南海是珠三角制造业大区,也是典型的岭南鱼米之乡,有着深厚的农业发展基础和发展优势。6月10日,在南海区政协第二场月度协商议政会上,来自南海区政协智库的两位专家,广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廖森泰和佛山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经济发展科科长陈日强,围绕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做好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这篇大文章,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陈日强建议:

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什么是现代都市农业?为什么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陈日强直言,现代都市农业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里发展农业,为城市发展农业,这是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逐渐形成的一种产业形态。

“虽然城市劳动力成本高,环境和生态更加脆弱,但技术、资金丰富。”陈日强认为,从城市发展来说,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要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这样才能实现产业与生态、城镇与乡村融合发展。

37cfdc4c1b114962a50bdd632c457e80.jpg

陈日强讲话

对于推进农用地整理,陈日强表示,站在全新的历史征程上,才知道南海“三农”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而农村土地改革无疑成了推动农业巨变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从90年代开始,南海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土地分包已成为常态,这些都是推进农用地整理的基础。

“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的进程中,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与时俱进。”他认为,农用地租赁,五年一租期或者二年一租期,不适合设施农业的发展。

陈日强还提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重点要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上有新突破,比如园区的企业都提出建冷库的需求,园区不能让每个企业都投入建冷藏设施成本,这就需要园区进行集中配套的仓储、冷藏设施建设。

他建议,南海要引入管理农业园区的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化的服务,对污水处理、提供后备应急电源等这些“小服务”都要统筹考虑,使服务机构形成一个有机的服务整体,促进现化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

“在土地改革探索过程中,农村充分感受到了改革所带来的变革和红利,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陈日强建议,土地整理过程中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和利益。

廖森泰呼吁:

不走寻常路,打造大湾区现代农业“硅谷”

尊重农民意愿和利益,廖森泰同样表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他认为,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要认清农用地发展的功能属性,要搞清楚农用地分类和用途。

ce36f1bb41064826b638d70d3870ebd8.jpg

廖森泰讲话

“对于寸土寸金的南海而言,南海靠近广州,农业定位不要走一般的寻常路。”廖森泰建议,我们要培育创新生态,把南海打造成大湾区现代农业“硅谷”,研究高科技农业,变成大湾区的农业科技院。他还用“20字”总结农业发展之路:重点在村居,核心是效益,关键在村民,企业是主体。

廖森泰还建议,南海要借鉴顺德预制菜推广的经验,“顺德菜,卖全球”,像这样的品牌战略,南海也要提前制定预制菜全球化的品牌战略,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倾斜,科技、金融支持上。他还透露,省里正在试点搞鱼塘上种植水稻,南海也可以参考,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文/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 戴欢婷 通讯员 麦盛彬

图/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 廖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