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商报讯 记者李文杰 实习生曾嘉莹摄影报道:昨日,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新杰率城建环资工委及部分区人大代表开展城乡“停车难”代表建议重点督办工作,通过现场视察示范点,共商共议新良策,聚智聚力推动解决“停车难”问题。
上佳市机械式立体停车场最大限度利用空间。
示范点因地制宜增加车位
随着城市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机动车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截至2022年1月12日,顺德区小汽车保有量已增长至100.2万辆,年增长率达19%。如何解决“停车难”,成为群众普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人大代表重点关注的议题。
当天上午,区人大常委会督办组视察了大良和容桂两个解决“停车难”示范点。
上佳市立体机械车库是容桂第一个由国资独立投资、建设、运营的立体机械车库项目,通过建设4组6层升降横移机械车库,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在356平方米土地面积上建设了106个车位,缓解了周边停车供求矛盾,成为城市建设用地高效利用的典范。
凤城停车场位于大良旧城区。由于车流量较大,该片区经常产生交通拥堵问题,而且钟楼公园地下停车场项目施工使原来路面的150个露天车位暂停使用,“停车难”问题突出。对此,大良街道旧地新用,将地铁施工临时用地改造为凤城停车场,缓解了该片区停车位不足的矛盾。
人大代表们对大良街道、容桂街道回应群众关切,因地制宜建设停车场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并希望相关部门借鉴经验继续解决“停车难”问题。
共商良策破解“停车难”
随后,顺德区人大常委会督办组召开座谈会,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讨论“停车难”问题解决方案。
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陈恩文介绍,根据佛山市停车产业报告统计,截至2022年1月12日,全区停车泊位只有约55.2万个,停车位缺口达45万个,且停车泊位结构不合理,过多的路内停车泊位占用动态交通资源,影响路网运行效率及路权的合理分配。
顺德正制定《顺德区停车难纾解工程三年行动方案》,通过一系列系统工程和改造提升项目,有望在未来有效缓解顺德停车难问题。
座谈会上,区人大代表围绕老旧小区停车泊位严重不足、机械化车位使用麻烦、部分停车泊位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刘学现场回应,将加强智能化建设,通过地图类手机软件为市民停车提供指引。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副局长曹冬冬也认为,应加大时间及空间共享,通过实施“一地多用”“错峰使用”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新杰表示,要通过合理规划停车泊位,构建以配建停车场为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布局合理的停车供给体系。同时要关注货车停放问题,适当增加工业园区货车车位。